人物
时段
朝代
“释慧达” 相关资源
诗文库 正文
高僧传论 其八 兴福论 南梁 · 释慧皎
 出处:全梁文卷七十三
昔优填初刻栴檀,波斯始铸金质。
皆现写真容,工图妙相故能流光动瑞,避席施虔。
爰至发爪两塔,衣影二台。
皆是如来在世,已见成轨
自收迹河边,阇维林外,八王请分,还国起塔。
及瓶灰二所,于是十刹兴焉。
其生处得道,说法涅槃肉结顶骨,四牙双迹,钵杖唾壶,泥洹僧等,皆树塔勒铭,标揭神异。
尔后百有馀年,阿育王遣使浮海,坏撤诸塔,分取舍利。
还值风潮,颇有遗落。
故今海族之中,时或遇者,是后八万四千,因之而起。
育王诸女,亦次发净心,并镌石镕金,图写神状。
至能浮江泛海,影化东川,虽复灵迹潜通,而未彰视听。
及蔡愔、秦景,自西域还至,始传尽氎释迦
于是凉台寿陵,并图其相。
自兹厥后,形像塔庙,与时竞列。
洎于大梁,遗光奥盛。
夫法身无像,因感故形,感见有参差,故形应有殊别。
若乃心路苍茫,则真仪隔化,情志慊切,则木石开心。
刘殷至孝诚感,釜庾为之生铭,丁兰温靖竭诚,木母以之变色,鲁阳回戈而日返,杞妇下泪而城崩。
斯皆隐恻入其性情,故使徵祥照乎耳目。
至如慧达招光于刹杪,慧力感瑞于塔基,慧受申诚于浮木,僧慧显证于移灯,洪亮并忘形于铸像,意献皆尽命于伽蓝。
法献专志于牙骨,竟陵为之通感,僧护蓄抱于石城,南平以之获应。
近有光宅丈九,显曜京畿。
宋帝四铄而不成,梁皇一冶而形备,妙相踊而无亏,瑞铜少而更足。
故知道藉人弘,神由物感,岂曰虚哉。
是以祭神如神在,则神道交矣。
敬像如敬佛,则法身应矣。
故入道必以智慧为本,智慧必以福德为基。
譬犹鸟备二翼,一举万寻,车足两轮,一驰千里,岂不勤哉,岂不勖哉(《高僧传》十三)
西林寺 隋末唐初 · 欧阳询
 出处:全唐文卷一百四十六
盖闻不生不灭。圆照偏知。
无去无来。冥机虚寂。
言语既穷。心行迹断。
利见鹿苑。兴捅诱之权。
倚迹鹫山。导汲引之路。
一音称物。随类得解。
三达教阐。迷途自识。
慧日骞幽。法雨遐济
德畅忍土。是谓能仁。
然喻月譬镜。宜有隐显。
髣髴宗极。仰资图铸。
道冠域中。金刚为大。
故神塔涌见。灵相望先。
有昙比邱。俗姓竺氏
本为赵将。知若器之难安。
悟浮生之易尽。以荣利为桎梏。
视名闻为羁绊。屏弃諠哓。
专修冥寂。虚舟触远。
津度罕槩。元风独扇。
息心无侣。匡阜北岭。
地接层峰。日月之所萦回。
云雾之所蒸液。激白水于紫(一作青)霄。
照离晖于石镜。南瞻五岭
北睇九州。贞遁忘归。
幽栖是卜。法师秉心萃止。
负锡来仪。树宇山间。
游情梵表。及迁即化。
藉草岩间。有息慈慧永
河内繁氏。高足称首。
人师物匹。仪无虚位。
理必渊湮。服道御身。
宏善备物。形性两忘。
冤亲等观。故异香入室。
猛兽驯阶。绍修主业。
安禅结宇。晋光禄卿浔阳陶范
慕彼清声。游兹胜地。
崇信正道。拥彗式闾。
为出俗之藩篱。为入室之榯欐。
兴建佛寺。缔构伽蓝。
指景瞻星。鸠徒揆日。
薙草开林。增卑架巘。
夷峻(一作嵏)筑台(一作堂)。疏峦抗殿。
长廊绕涧。斜砌环池(一作流)
冬燠夏凉。经行毕备。
命曰西林。是岁太和之一年
永公化缘将尽。曾无忧生之嗟。
冥照幽通。岂若逆旅之舍。
日山房晦寂。侧塞幡花。
洞户疑深。铿锵音乐。
欢喜合掌。奄然终谢。
年八十三。法师运载偫品。
舟梁大法。翾羽蠢族。
咸知缔向。贾远法师德高人师。
道被幽冥。能屈万乘之尊。
申其再三之敬。相望江海。
独在伊人。言发响依。
契同符合。自尔戒定。
接式龙象。咸泊感不虚。
至切有归焉。但年代摧薄。
寺宇凋敝。梁天监三年
有恩律师。聿来憩止。
抡葺道场。大隋握镜。
天下文明。慧达禅师太原王氏。
六度以为津。构四禅以为室。
世归至德。物仰高韵。
为善终日。匪惮劬劳。
自东徂西。兴建佛事。
爰自金城。至于淮水
陆遵渚。莫匪教门。
宅古栖空。因心自
虚室生白。房栊引霭。
四部翘诚。头目顶礼。
禅师报云。欲道场营建七间重阁。
劝募之侣。咸百其诚。
大业二年。爰戒匠人。
匪日斯就。逶迤飞阁。
秀出干霄。延袤层轩。
俯视无地。炉香与峰云共郁。
钟声与幽谷合响。有顷。
达公欲往长沙。模写瑞像。
及刻优填王像。即轻举扁舟。
俄而旋返。所造法身。
光相殊特。势超镕楷。
功踰琢磨。丹艧竞姿。
紫铣争耀。力虽人就。
妙乃神输。大业七年
达公寂灭。次有东林道生法师
树明因于往劫。袭慧果于今生。
忘己济物。纂修厥绪。
僧智正等。以树道风于长世。
诒德范于来业。莫若勒兹绀碣。
题以元碑。寓言雕篆。
稽首作领。乃为铭曰。
二仪肇判。万品流形。
□爱烦恼。缤纷靡宁。
三彰四倒。瘝惑焦明。
十缠九结。宠辱相惊。
邅回三界。轮环四生。
欲流长骛。薪火不停。
谁其拯物。独有能仁。
纡情纡识。即果明因。
开方便门。示彼元津。
雨大法雨。洗涤深尘。
佛日虽隐。宏道在人。
爰有开士。粤来萃止。
铲迹销声。为法忘已。
置想依空。求真得理。
异人载挺。大法舟航。
希踪祇树。标建道场。
披蓁剪棘。抗陆游梁。
切汉干霄。含星浴日。
岩谷虚静。树林閒谧。
宴坐经行。道粮权实。
法门无二。义揆归一。
总驾大乘。始终竟毕。
像教有形。取诸相质。
灵宇方固。金刚不迁。
希彝至道。缅邈遐年。
须弥有尽。法炬长燃。
咸慕偈赞。敬勒雕镌。
抚州宝应寺律藏院戒坛771年 唐 · 颜真卿
 出处:全唐文卷三百三十八 创作地点:江西省抚州市
如来以身口意三业。
难调伏也。
净尸罗以息其内。
行住坐卧四威仪。
摄善心也。
明布萨以昭其外。
故曰波罗提木义是汝之师。
则憍陈如之善来。
迦叶波之尚法。
诸声闻三归约众。
十四年以八敬度尼。
羯磨相承。
其致一也。
至汉灵帝建宁元年
有北天竺五桑门支法领等。
始于长安译出四分戒本兼羯磨。
与大僧受戒。
曹魏
天竺十尼自远而来。
为尼受具。
后秦姚苌宏始十一年。
有梵僧佛陀耶舍译出四分律本。
而关内先行僧
江南盛行十诵。
至元魏法聪律师
始阐四分之宗。
传道覆。
覆传惠光
传云晖愿。
愿传理隐乐洪云。
云传遵。
遵传智首
道宣
宣传洪。
洪传法励。
励传满意。
意传法成。
成传大亮道宾。
亮传云一。
宾传岸超慧澄
传慧钦。
皆口相授受。
臻于壸奥。
俗姓徐
洪州建昌人
汉孺子之后也。
二十二寻师于临川楮山。
后五岁削发。
隶于高安龙冈寺。
遂受戒。
唐义净译经上足曰洪州灵杰。
其秉羯磨者曰两京清涤使法慧
钦智度冲深。
神用高爽。
行无权实。
身绝开遮。
阐律藏而日月光明骋辩才而龙象蹴踏。
江岭之外。
凛然风生。
开元末北游京师
东京福先大德。
常诵大涅槃经而讲之。
兼明俱舍论维摩金刚经。
每登讲座。
其下日有二三千人。
由是名动辇毂。
禄山作乱。
杖锡南归。
居于西山洪井双岭之间。
高僧观显之遗踪。
于寺北创置兰若。
山泉之美。
颇极幽绝。
钦虽坚持律仪。
而志在宏济。
好读周易左传。
下笔成章。
著律仪辅演十卷。
尝撰本州龙兴寺戒坛碑。
颇见称于作者。
大历三年
真卿忝刺抚州
东南四里。
有宋侍中临川内史谢灵运翻大涅槃经古台。
阶扃俨然。
轩构摧圯。
有高行头陀僧智清者。
首事修葺。
安居住持。
明年秋七月
真卿绩秩将满。
观察使尚书御史大夫赵国魏公。
愿以我皇帝降诞之辰。
奏为宝应寺
仍请山林高行僧三七人。
冬十月二十三日
圣恩允许。
于是鼎新轮奂。
其兴也勃焉。
乃请止观大师法源法泉襄阳乘觉清源善宏罗浮圆觉佛迹十喻馀杭慧达当州海通海岸等同住董修。
以资景福。
佥以为学徒虽增。
毗尼未立。
明年三月
乃请钦登坛而董振铎焉。
仍俾龙冈道干天台法裔招提智融白马法允衡岳正觉同德义盈香城藏选龙兴藏志开元明彻等同秉法事。
于是远近骏奔。
道场侧塞。
圣像放光。
而龙王不雨者四旬。
僧尼等三百五十七人。
文士正议大夫卫尉少卿张廷皋脱俗归真。
其名曰瑰纲。
为称首焉。
又钦比年以来。
为受具者。
凡一万馀人。
江岭湖海之间。
幅员千馀里。
像法于变。
此皆钦教道之力焉。
临川在岭隅。
未尝宏律。
于是二众三百馀人。
请法裔敷演而依止之矣。
复有上都资圣寺高德曰还本律主。
伟兹能辨。
深嗟叹而赞美之。
请于寺东南置普通无碍禅院
院内立镇海观音道场。
请善宏居之。
以开悟心要。
云一上足曰智融。
精持本事。
如会尊众。
乃命智光等于普通道场东置律藏院。
创立戒坛
以伫钦公之来仪。
且施肇纪之不朽。
经营未几。
坛殿郁兴。
庶乎渡海浮囊。
分毫绝罗刹之请。
严身璎珞。
照耀有摩尼之
则入佛位而披伽梨者。
名香普薰。
神足无极。
其可胜纪而芜绝乎。
唐大历辛亥岁春三月
抚州史鲁郡开国公颜真卿书而志之。
传法院碑铭1035年10月 北宋 · 夏竦
 出处:全宋文卷三五四、《文庄集》卷二六 创作地点:河南省商丘市
太宗至仁应道神功圣德文武睿烈大明广孝皇帝,以太平兴国七年六月传法院太平兴国寺
今上体天法道仁明孝德皇帝,以景祐二年六月特诏史官追颂先烈。
史臣某拜手飏言曰:唐氏中微,五代多故。
三辰昏祲,九服煨烬。
虎争龙战,糜沸云扰。
我国家题五精之期,起千岁之统。
祛天地之否隔,拯夷夏之涂炭。
剪寇剧以靖摇乱,诛僭剧以遏横骛。
太宗皇帝张天弧,顺斗极,驱除邻敌,驾驭髦杰。
制礼乐于已坏,振文武于将坠。
艺祖以造大业,由太弟以纂鸿绪。
归马论道,投干讲艺。
覆露所及,辙迹所到,罔不辟皇衢,刬霸轨,一文轸,齐量衡者焉。
洎乎六幕谧宁,中宸閒晏,披蠹简,访幽经,观天人之交,探神明之奥,补缀漏遗,讲求希阔。
朝夕之议必稽于典册,小大之政咸本乎根柢。
尝谓佛法之至也,百王不易,历世弥盛。
中原之区宇,绝域之种落,户讽其书,家图其像,一睇窣堵,一嗅薝卜。
或因受以悟法,或睹相以趣善。
感照以应群动,广大以摄万有。
裨德教,省威戮,其来尚矣。
先朝乾德中监遣僧行勤等一百五十有七人,各赐装钱访经西域,今继有还者。
嗟其翻译之废,载祀二百。
非国家削平多垒,奄宅四海,通道夷貉,暨声葱雪,大事因缘,畴能复之?
会鄜畤守吏王龟从上中天竺印度僧法天、梵学比邱法进译经
又北天竺三藏天息灾与其受具母弟施护,各持梵夹来献,符雅意,天实启之。
乃遣内侍郑守钧肇营兹馆,赐息灾、法天等宣译,命光禄卿汤悦等润文,法进笔受、缀文,义学苾刍慧达證义高品王文寿等监译。
由是宪前轨,稽秘藏,依金刚界,扢种子坛,书字源,布圣位,三成藻饰,四事庄严。
藏主译于坛北;
僧證梵义、證梵文,义学僧證义,刊定华字于左右;
润文东南,以资笔削;
监译西南,以肃仪律。
新经既成,制跸临幸,赉物有品,诏赐金额,岁给飧钱一亿六十万,度僧十有一人。
翻译之制,大备于兹。
御制《三藏圣教序》以冠经首,息灾赐名法贤
又诏择京寺童子得惟净等五十人,令肄梵学。
每大电纪辰,贝多启译,经成奏御,召对赐坐,进见甚宠,观者荣之。
真庙绍文,鸿徽累盛。
舞羽而清河右,再驾而羁幕北。
銮旗驻于兹馆,篚币班于法席。
洎乎勒圜,封禅梁阯,上仪交举,盛节咸备。
拥九清之嘉祐,访三空之真谛。
祗适先训,布昭睿藻,作《圣教序》以赐之。
又诏参知政事赵安仁等,并所降制诏,赐名《大中祥符法宝录》。
复以宰臣丁谓、王钦若充使,以宠重焉。
圣上慎徽祖服,光启宗范
长养容覆,极两仪之大德;
睿哲广运,总列辟之能事。
尽美乎万几,宣精乎三教。
悟然灯之授记,当弥勒之嘱累。
以无上之知觉,建大中之教化。
述《三宝赞》,以冠藏录。
众圣欢蹈,群生依怙。
雨花芬都,金光照烂。
恩深归救之本,理极名言之表。
无量功德,非思议之可及也。
兴国壬午距今乙亥五十四载,宠灵积累,妙因殊胜。
有若今右仆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吕夷简以师臣上衮,博达空理,奉制兼使。
参知政事尚书吏部侍郎宋绶以宏材硕德,了悟真际,被诏润文。
有若故枢密使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王曙、参知政事张洎、赵安仁枢密副使杨砺、翰林学士承旨晁迥、李维、翰林学士朱昂、梁周翰、杨亿,皆以学通儒释,继司译润。
上哲清流,尽在兹矣。
翻宣表率,则有三藏五人,皆赐朝散阶,累迁试光禄卿
法贤,次法天,次施护,并刹帝利氏,深穷秘密,博通华竺,功成顺化,恤礼尤异。
又次法护,北天竺憍尸迦氏,始隶毗尼,聿修禅诵,先朝以其至自西遐,该明法要,令嗣译度。
次曰惟净,故吴王李煜之犹子,七岁依师,选习梵业。
真皇以其不游西度,精晓贝文,特命主译。
天圣中法护请还身毒,惟净求往阙塞,累表不允。
今皆际会昌期,宣隆教典者焉。
其监译内侍则自文寿至今内藏库内常侍陈文一、御药院入主供奉官阎士良印经院入内高品朱若水,十有七人,皆简擢恭恪,以干院事。
笔受、缀文、證义等僧,则自法进至今文一、法凝、鉴深、慧涛、潜政、清漏、善初、义崇、慧素、存行,及梵学僧文涉、道、慧灯、七十有九人,皆妙择行业,以塞朝选。
其贡经,五印度僧则自法军至法称八十人,取经还华僧,则自辞潮至栖秘一百三十有八人,皆克遂至愿,赞此大缘。
宠赉之数,咸有差次。
其贡献并内出梵经无虑一千四百二十八夹,秘之院阁,译成经论凡五百六十四卷。
续于藏室娑婆之界,以语言文字作佛事,原本缺。
体貌丞相,宠数尊异。
其诞辰翻译,瑞场启罢,并命两府衡弼传香赐会,著为永式。
夷简等诗称谢,有诏刊石。
译馆之荣,于斯为盛。
说者云:译者释也,交释华梵,对传句读,办祛楼之笔,简韦陀之辞,本政因以建之,糅杂句以文之。
广阴入之津梁,续痴冥之灯炬。
宣我象教,功孰大焉!
然而拟于法者空,几于真者静。
染空尚垢,知静犹障。
若夫遗照觉,度禅定,应现无方,圆明具足者,岂有髣髴于其间也哉?
但以千觉度人,始自言语;
八藏垂教,必假文翰。
双林示寂,鹫岭罢谈,五百年中,皆正法。
三十四字,广衍右行,充溢诸天,靡迤东土。
非传释无以达华夏,舍润色无以足言志。
凿五蕴之牖,破三毒之网。
塞颠倒之涂,决苦恼之海。
俾众生竭爱流,灌毁宅,味甘露。
以清凉大士始觉,法身神,通而游戏,其六度之本源乎,万行之因地乎!
宜固谛方言,练横字,审缘起,正思惟。
贯穿宗极,以了密义;
涉猎苍雅,以定华文。
备而不繁,直而不略。
诃四病之微细,拂二见之邪执。
洒之海墨,则诸佛下观;
咏以潮音,则百灵潜听。
使广劫之下,知朝家崇建之美,叹圣上尊向之仁,不其伟欤!
臣早游史阁,尝预译场;
终以钝根,求补外职。
地如亭历,有生之累犹多;
笔若须弥,众妙之门难尽。
哀旧物,俾图懿铄。
奉宸旨,靡敢固辞。
议者以为圣上之建斯铭也,昭贻厥之谋,周文之追孝也;
尚记事之美,陶唐之有文也;
光大度门,能仁之悲心也;
守护正法,有之鸿誓也。
宣是四美,垂厥无穷乎!
龙天降格,神祇叹誉,永锡百禄,大庇中区,皇哉焕乎!
谨为铭曰:
西方圣人,万化幽赞。
兆启于周,法至于汉。
森沉天禄,古经肇焕。
䆗窱甘泉,金人耸观。
机缘合应,梦寤通灵。
东入,愔景西迎。
氎像可传,绘事初形。
具偈难解,译法肇兴。
魏晋洎唐,正闰十九。
变梵成华,翻传代有。
篆隶兼该,典坟旁究。
八备咸精,三难尽剖。
贞元以降,国步多艰。
戎笳沸路,盗戟横关。
悉昙罔学,雷岭谁攀?
法器几堕,慧命将殚。
明明上穹,启我有宋。
尽殛残暴,并苏愁痛。
神武拓迹,圣人垂统。
四貉同文,五天𠨿贡。
皇灵有赫,法宝增光。
精庐再考,译席重张。
半满交显,疑伪兼详。
六义垂范,万颂裁章。
竺典岁臻,华经日续。
液金贲字,彫琼丽轴。
思文祖祢,尊善导俗。
克昌厥后,介尔景福。
皇帝孝思,对越无极。
碑颂休烈,载刊金石。
铺昭上乘,博济含识。
惟皇寿考,时万时亿。
镇江重建罗汉寺 宋 · 熊克
 出处:全宋文卷五○○八、《至顺镇江志》卷九
罗汉教院在郡西南一里。
唐天复中安王者,方志逸其名,始施果园地为之。
□□□建炎初燬,佛祠无尺椽。
绍兴辛巳普济大师崇习以妙法莲花教来自行都,邦人翕然乡之。
明年壬午太守赵侯从诸山请,延以法席。
师谂其徒曰:先佛以教与善津度一切众生。
京口实吴楚都会,精蓝相望。
中更兵乱,禅院律社多复旧观,而罗汉院以教独不振,非付属意也,当以愿力新吾道场。
于是披榛輂砾,首创洞室,作弥勒佛、观音菩萨、五百尊者像以奉之。
乾道丙戌,又创轮藏,取修多罗、毗尼、阿毗昙秘典以藏之。
既而库廪庖传,相继以就。
岁在己丑,遂创法堂以集众,僧堂以安众
方未经始也,遗址半为民廛,师户晓以理,甚不可者啖以利,不待券而侵地毕归,且施物踵至。
而营缮之馀,则录净人之劳,使慧达、慧通、慧云、慧赞以次祝发受具,而善安者亦与焉。